◎ 淨空老和尚對於印贈大藏經開示

  佛法,是佛陀對一切眾生最完備的、最殊勝、最善的教學。經典字字句句都是從真如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。

佛法流傳到中國來,在中國歷史裡面所記載的,大約是在戰國時代,就有流傳到,但是沒有被大家重視。一直到漢朝明帝的時代,漢明帝曾經做了一個夢,夢到佛,那個時候他也不知道是佛,他夢到一個全身金色的人,第二天就在這些大臣面前說他這個夢境,問問大家有沒有知道這回事?結果有人就告訴他,全身是金色的可能是西方的大聖人,他們稱之為佛陀。這樣啟發漢明帝求取佛經的念頭,他就派了使節到印度去打聽消息,能不能邀請得到。結果漢家的使節到西域(就是現在的新疆),在這個地方遇到了印度兩位高僧,摩騰、竺法蘭。交談之下,非常歡喜,於是於永平十年,公元六十七年,禮請這兩位高僧到中國來,他們帶著佛經、佛像到達中國。這是朝廷帝王迎請,大家都非常重視。  到達中國之後,中國人非常歡迎佛教,那個時候的佛教不是宗教,純粹是教學,純粹是教育。佛教育的理念跟儒家的教學,道家的教學,有許多相通的地方。

  這些高僧大德到中國來,總是在經典裡面選擇最契合東方人根性的,把這些經典帶來。帶到中國來之後,翻譯的工作也是經過一再選擇。佛法教人的原則是契機契理,如果不契合這個地區這個時代眾生的根性,那麼翻出來之後也很難流通,很難讓大眾接受。

  《大藏經》的編輯,最早是在梁武帝,公元五百一十八年開始,可是那個時候的本子現在已經都不存在,都已經失傳。在三十年前,台灣發起翻印《大藏經》,採取的底本是日本的《大正藏》,當時有一位蔡念生老居士,他老人家編了一部目錄,《大藏經三十一種藏經目錄》,那個分量非常可觀,這個是近代我們所看到《大藏經》的一個完整的目錄。

  希望我們對於經典有正確的認識,發心修學,更應當發心流通佛法,供養法寶,這個功德、利益、福報數之不盡,不但是來生的福報,生生世世,那要依照佛經裡面講法,這個福報是生生世世永遠享不盡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一個貧女供養一缽飯給辟支佛,就得九十一劫不受貧窮的果報。那麼諸位想想這一千套的《大藏經》布施供養的福報,比布施辟支佛一缽飯,不曉得殊勝太多了。她的福報一定是布施一缽飯的千倍、萬倍、億倍不可稱量。縱然我們沒有力量布施《大藏經》,《大藏經》裡面任何一部、任何一冊、任何一卷功德都不可思議。

  (節錄自20-13-0905a)

◎ 緣起

  《大藏經》,是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,及歷代菩薩、祖師大德之論文、著疏,有組織有系統地彙集而成,總名為《大藏經》。其內容就是佛陀對一切眾生最完備、最殊勝、最善的教學。經典字字句句都是真如自性之圓滿流露,是留給後人的智慧寶典。

  佛住世時,以佛為師,佛入滅後,以法為師,以戒為師。因此,我們學佛要依真實可靠的經典作依據。何謂真實可靠的經典?即《大藏經》,《大藏經》中有的佛經,則可完全信受奉行。何以故?古時候編《大藏經》是非常嚴謹而慎重,凡是入藏的經典,皆有翻譯的年代、地點、譯經者,證據確實,方可入藏。即使歷代祖師大德之著作,如不符合經訓,有違佛意者,絕不能入藏。凡入藏經之經、論、著疏,需要經過當代的高僧大德們審查同意,經皇帝批准始能入藏。《大藏經》的編輯是如此慎重,且代代相傳,國家認可,歷代高僧大德遵奉,因此,我們學佛選擇經典要以藏經為標準。

  自佛法傳入中國後,幾乎歷朝歷代,皆以不同的方式來整理、編集、流通經典,然而,那時沒有印刷術,凡有編集,皆賴書寫,流通不易,直至宋代,始有刊本。離我們最近、最完善的一部《大藏經》是清代編的《乾隆大藏經》,又稱《龍藏》。現在印刷術發達,排版精良,流通便利,因此,佛弟子就有責任要全心全力來流通。

  尤其,今之社會,是非善惡、真妄邪正,混淆不清,知見雜亂,廢棄倫常,道德淪喪,殺、盜、淫、妄充斥人間,造惡因必受惡報,導致世界各地天災人禍頻傳,且一年比一年嚴重。

  欲免劫難,唯有宣揚古聖先賢、佛菩薩之教育,自行化他,使人人能明瞭因果報應之事實,斷惡修善,改邪歸正,端正心念,始能免難於萬一。

  然而說明因果之事理,莫如佛經詳盡,其中當以《大藏經》最完整,三藏十二部、大小乘佛法盡收其中。為了能確實流傳此一智慧寶庫,本會依循淨空老法師的指示,自二00二年一月二十四日起,開始提倡印製《乾隆大藏經》,理事長悟道法師並發起「一人一元,隨喜發心」活動。本會至今已印製完成一萬套《龍藏》,其中燙金版一千五百套。陸續分贈世界各地,優先提供給有正當用途,經正式申請,且得到本會許可之團體。十方同修有心迎請者,請先具明理由向本會法寶組提出正式申請。

《龍藏》—人類文化的智慧財產

  《乾隆版大藏經》是中國佛教文化的一部重要典籍,共收佛典1,669部,按經、律、論三藏和雜藏分類,簡稱《龍藏》,又稱《清藏》,是清代唯一的官刻漢文大藏經。

  《龍藏》由清世宗雍正欽命,雍正十一年(1733年)在北京賢良寺設立藏經館整理彙編,其工程浩大,召集了全國高僧大德及工作人員數百位,以《永樂北藏》為基礎,十三年(1735年)正式開雕,在匯集的過程中經過多方的蒐集、比對與整理,歷六年至乾隆三年(1738年)方告完成,是最大部的版刻典籍,而歷代木刻本《大藏經》中,又以《龍藏》保存的最為完整。

  近來,《龍藏》受日本、韓國及東南亞國家的隆重迎請;歐美地區對東方文化和漢學的日益重視下,使得這部珍貴的古籍,能因這些殊勝的法緣傳播到國際著名的學府與國家圖書館,讓普羅大眾也有機會親睹《龍藏》之風貌,並提供修學者查詢參考的完整資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