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群書治要》中修齊治平的智慧 10 成德法師(蔡禮旭老師)

play-sharp-fill

《群書治要》中修齊治平的智慧(第二回)—解決身心、家庭的問題  成德法師主講  (第十集)  2022/12/23  馬來西亞馬六甲  檔名:55-226-0010

【點播更多集數】

諸位傳統文化的同道,大家吉祥!我們學習師長《群書治要》的序文,上一次老人家提到這一部書失而復得,非常不容易,也是讓我們炎黃子孫要好好來珍惜這一部書。我們要深入學習,態度很重要,所以老人家指出,要真誠恭敬來學,引了幾位大儒,包含還有康熙皇帝,所強調的這些修學的態度,所以最重要的就如印光祖師說的,「誠與恭敬,實為超凡入聖,了生脫死之極妙祕訣」。我們要用真誠心、恭敬心來學,也要清淨心來學,沒有個人的自私自利、名聞利養,我們一心為正法久住,為苦難眾生來學。所以這一部書,師長有說是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救急的。

  我們真的靜下心來觀察自己,觀察身邊的親戚朋友,現在的情況,沒有老祖宗經典的智慧,心不安。理得心才能安,這些道理都還不明白,又面臨身心、家庭、社會種種現況的考驗,那會心有千千結,家家有本難念的經。但是真的有機緣能夠深入老祖宗幾千年的文化智慧,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。所以老人家接下來這一段,首先建立我們對自己文化的信心。人有信心,接觸一切人事,增長善根,增長閱歷;人沒有信心,經歷每件事,增長煩惱。所以「信為道源功德母」,信心是道的源頭,源頭活水,功德的母親,信心很重要。

  所以師長提到,「過去孫中山先生於三民主義講演中(民族主義第四講)曾云:歐洲的科學發達、物質文明的進步,不過是近來二百多年的事。講到政治哲學的真諦,歐洲人還要求之於中國」。師長也再提醒,整個世界的發展,歐洲的科學以及物質的文明是在近代這二百多年快速發展,我們要冷靜冷靜,發展會不會失衡?你不能看到別人發展很快,你就很著急,很羨慕。孔子有說「勿欲速,勿見小利」,物質文明很誘惑人,眼前可以看到利益,但是有可能對世界、對人類有流弊,有嚴重的副作用。古人在考慮事情,不能只看眼前,所以孔子這一句話就提醒我們,不能只看眼前。「勿欲速,勿見小利」,只看眼前就很容易只見眼前利。

  佛家,佛陀常常講故事來啟發人,有一個故事好像叫「刀頭舐蜜」,這個刀子,刀間有蜂蜜,蜂蜜很甜,很好吃,要不要舔?一舔,舌頭沒了,得不償失。所以,這二、三百年物質快速發展,現在結果呈現在我們所有人類的面前了。我們看,這三年新冠肺炎,包含這一、二十年溫室效應持續加劇,這些都跟物質快速發展之後,整個自然失衡都有關係。不止我們現在要承受,後面的子子孫孫!我曾經看一副書法作品印象很深,「河川若斷流,我輩何以對子孫?」河川斷流了,就代表整個自然污染得很厲害、破壞得很厲害,我們對子孫怎麼交代?你看我們的祖先,我們以後也是人家的祖先,我們中華文明承傳五千年,是因為我們的祖先非常慈愛後代,可是我們現在有沒有替子孫想?當人家的長輩,當人家的祖先,最重要的一個字「慈」,慈愛,「父慈子孝」。我們自己成長的背景也是物質文明高度在發展,但是精神文明要跟著一起。只有物質文明,精神文明忽略了,那會變成物欲橫流的時代,人們的思想以兩個特色為主,功利主義,見利就忘義了。見利忘義,表現在家庭,離婚率好高,利欲薰心,抵不住誘惑,甚至於因為利常常會有衝突,太計較了。

  「財物輕,怨何生,言語忍,忿自泯」。人生經歷愈多,愈覺得《弟子規》這些經句很重要,然後也不簡單,我們能重視一句就有一句的受用。「財物輕,怨何生」,我們冷靜想想,這麼親的家人之間為什麼鬧不愉快?甚至於十幾年,二十幾年不聯絡?有時候冷靜想想,這些東西身外之物,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。「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」,這麼難得的緣分。古人做錢,那個錢幣外面是圓的、裡面是方的,外圓內方,有這個表法;可是你可不能掉到裡面的洞裡面,掉到錢坑裡面去跳不出來,自己變成守財奴就麻煩了。成德的印象中,媽媽那邊的親人有困難,父親沒有等媽媽開口,都是主動幫忙。我們想想,先生都是主動幫忙這些外甥、外甥女,幫忙自己的妹妹、弟弟,那是鐵定感動另一半的。夫婦同心,「二人同心,其利斷金」。其實我覺得最大的受益還是下一代,因為孩子假如看錢看得不重,他減少好多煩惱。太多的計較都跟錢有關係,可是很妙,你愈不看錢重、你愈慷慨,你愈不缺錢,因為佛陀說的「財布施得財富」。

  所以我們遇到很多人生的苦,一句話包括,「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」。我們今天假如有很重的煩惱,幾天揮之不去,甚至都幾個月鑽不出來,想想這句話,跟老祖先教的相不相應?老祖先五千年的文化,隨時歡迎我們子孫來學習。留這麼好的東西,我們不把他好好珍惜起來,好好拿來用,那不是自己有大福報都把它浪費掉了?我們別自討苦吃,我們別自掘墳墓,我們要自立自強,自求多福,別跟自己過不去,別好日子不過。你看老祖先光是成語都在啟發我們,有關自己的「自」的成語,大家自己讀一讀,會開悟。「命由我做,福自己求」,可不要自尋煩惱,不能自甘墮落,這個不干別人的事。所以這兩百多年,物質快速發展了,該是人類停下腳步靜下心來反思的時候了,現在走到一個死胡同裡面去了,為什麼?因為失衡了。物質要跟精神平衡發展,現在只有物質發展,甚至精神墮落,所以整個社會功利主義,唯利是圖,還有享樂主義,人生的意義變成什麼?玩樂,這個很糟糕,樂極生悲。你看現在人,我們不說別的,身體不健康,都是玩樂,我最近常常聽到十幾歲癌症、二、三十歲癌症,這個在三十年前聽都沒聽過,現在都出現了。古人說「人棄常則妖興」,人棄了常道,這五倫八德是常道。

  孫中山先生在三民主義提了好多次,孫先生也是近代的有智慧的仁者,我們不聽他們的話會吃大虧,因為他是少數在那個年代,他是生長在中國的社會,他有傳統的基礎,他又有豐富的人生閱歷,在歐美,甚至在日本,這些比較早發展物質文明的地區的情況他很清楚。所以他講到了,政治哲學的真諦,歐洲人還要求之於中國,要向中國學習。當時候孫先生已經說了,這個是一百年前的事情,一百多年前孫先生已經說到,歐洲的民主政治已經出現若干問題了。這不是現在講,一百多年前。所以我們得冷靜冷靜。一百多年前孫先生說這個民主制度已經出現若干問題了,但是孫先生這個話有沒有被重視?後面還有要全盤西化的。所以政治的智慧,我們中華文明,都是因為這些古聖先王政治辦得好,重視教化,把文化傳下來,代表三皇五帝、堯舜禹湯、文武周公,全世界最完整的憲法《周禮》。

  所以我們看,接下來孫先生說,「諸君都知道世界上學問最好的是德國」,德國人研究學問很扎實,實事求是。「但是現在德國研究學問的人,還要研究中國的哲學,甚至於研究印度的佛理。」孫先生還說,跟科學最相應的是佛教,這個孫先生都有講過,佛教是教育。你看,佛在三千多年前,沒有顯微鏡,佛就已經說了,這一杯水裡面有很多生命在裡面。佛有禪定功夫,他都能看到,甚至能看到念頭的速度。一彈指,我們已經起過幾個念頭?三十二億百千念,一彈指的時間,就這樣的時間,三百二十兆個細念。現在科學技術愈來愈好,慢慢都證實佛說的這些話。所以佛教是高等的科學,還是高等的哲學,這個是方東美教授說的,這是台灣當時候哲學界第一把交椅。所以孫先生也強調出來,要用中國的哲學還有印度的佛理,「去補救他們科學之偏」。這樣的精神文明才能調整物質文明的偏頗。科學,就像我們說的,它是一把雙刃劍,你要把它用好。誰來用?人來用。所以人要有德,他才能把科學用好。所以老祖宗《資治通鑑》開篇就談「才德論」,「德者,才之帥也」,才能包含這些科學技術,要為德所用。假如沒有德,麻煩了,你看學歷很高,他用科學手段設計去害人。所以孫先生一百年前講的這話,我們現在重視起來還不晚,再不重視,沒路可以走了。如何再讓全人類重新走回安定和平?那得靠東方的智慧,五千年的智慧。

  所以我們看下一段說,「英人湯恩比博士更云:欲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,唯有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」。這一句話談的是世界的問題,其實我們可以拉回來我們每個人當前,我們現在身心、家庭有沒有問題?解決了沒有?我們還得聽老人言,「真聽老人言,幸福在眼前」,真的聽了,真的照做了,「日日是好日,時時是好時,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」。每件事,用老祖宗的智慧,每件事就是可以行菩薩道,行大學之道。比方昨天同學很照顧我,給我打了一杯營養的植物奶,我一喝,味道怪怪的,請問大家好事還是壞事?我一喝好像有蟑螂的味道,我趕快問一下,這味道有點怪怪的,你拿什麼東西做的?都拿過來。oganic(有機的)小米,這些很營養的東西,你看同修一片心意。結果一拿過來,剛開封的,oganaic,費用不便宜,一聞真的有。我就請他,你要打電話給這一家公司。剛好被我們吃到了,是吧?有可能那一批的都有這個問題。我們遇到這個緣,「見義不為,無勇也」,我們盡力去反映。至於這個公司有沒有重視起來?這個我們不能控制,但是我們的部分我們盡了力了。傳統文化很可愛的,叫發意圓成,我們這心意很真誠,我們也盡力去處理了,我們用對心就對了,功德圓滿。

  隨緣,喝到東西怪怪的,也不是壞事。假如這個公司重視起來,那也很難得,說不定這件事對它生產的品質會有一定的提醒,那也是一件好事情。所以《了凡四訓》裡面提到兩文錢,這個很啟發我們,兩文錢,她盡力了。你布施可以盡力,那你去提醒別人也是布施、也是供養,因為你是真心去提醒的。假如每一件事都可以隨緣妙用,妙在哪?妙在提升自己。不能只想自己,有味道不吃了,下面沒了,那不是還是只想自己嗎?要想相關的人,在每一件事當中自己的自私自利在淡了。所以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」,請問大學之道在哪?大學之道在喝一杯東西上落實。「在親民」,我們提醒這一家公司,它假如有良心統統回收回來,就有不少人不用鬧肚子了。所以何處是道場?我們用真心,處處都是道場,處處都是自利利他,自覺覺他,都在一念之間。我們要用覺悟來面對我們每天發生的事情,那就無有一法不是佛法。覺了,一切法都是佛法。所以,中華文化那麼好,可以解決二十一世界問題,首先得解決自己的問題。

  你看,「師者,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」,這句話我們都很熟。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,所以這一句傳道授業解惑,跟父母有沒有關係?不能用我們的分別執著去看這些句子。師者,那是老師的事,不干我當父母的事,推得一乾二淨的,這錯誤的認知。家庭教育是根本,學校教育、老師是家庭教育的延續,可是還是要以家庭教育為基礎。傳道,我們當父母、老師的,知道什麼是道嗎?所以《群書治要》一開始就是「尚道立德」。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道,不然每天沒有走在正道當中,就走到邪路上去了。努力,有結果,不一定會有好結果。努力方向錯了,搞到最後,身體也不好了,家庭問題一堆,然後無語問蒼天,我也很努力,每天工作超過十個小時,為什麼我的人生是這個結果?所以要先明白什麼是人間正道?我們明白才能傳道,我們人生要愈來愈幸福,才能引領子孫走向幸福之道。假如我們的煩惱愈來愈多,然後每天說我很努力,要給我的孩子幸福,這個邏輯上有點講不通。我們先覺才能覺後覺,我們自己覺悟了,才能幫助孩子覺悟。傳道授業解惑,我自己心裡還有很多疑惑,我怎麼去幫人家解惑?

  所以曾經有一個碩士高材生,知名大學,讀書讀得很苦,去問他的班導師。孔子說學而時習之、不亦說乎,我怎麼學得這麼苦?他的班導師說,我跟你一樣。他聽完有點不甘心,想想他們系上哪一個老師最受歡迎,他去問那個老師。孔子說學而時習之、不亦說乎,我自己怎麼這麼苦?我從圖書館走出來,內心很苦悶,讀得很苦;看到人家來遛狗,那狗走得輕鬆愉快,我怎麼覺得我活得比這條狗還不如。結果這個老師告訴他,人生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。昏倒了,這個學生後來想不開了。所以老師,解惑重要!人的疑惑不解除,煩惱一直放在心上,它會發酵。就跟人治病一樣,病才有個徵兆,你去治,三帖藥就好了;這個病症你不重視,拖了三年、五年就不好治了。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威脅,我們得洞察到,十九世紀是心臟病,二十世紀是癌症,二十一世紀是憂鬱症,心理疾病。心理疾病都不是三個月、六個月形成的,都是幾年不被重視,可是當它發作的時候,自己會很辛苦,甚至於全家人都會很辛苦。可是我們假如重視倫理,家人之間常關心,很快就會發覺問題的徵兆,就很好的處理掉了。我們楊醫師很慈悲,他自己家裡有出現情況,孩子有憂鬱症的情況。他用父親全然的愛,跟他的太太,護念自己的孩子,很快就走出來。但是他透過這個緣,他也是隨緣妙用,用在哪?可能有不少家庭有這樣的情況,他把很多有關的這些資料,解決的方法,有一個專題分享供養給大眾。你看,這叫廣修供養。

  所以,普賢行在哪裡?就在當下,我們用真心面對每個人、每件事,統統在落實普賢行。我們修淨土宗的人,「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」,禮敬諸佛,我們首先要禮敬自己的身體。《皇帝內經》縱使不能全懂,最重要的綱領要抓住,「飲食有節」,吃東西要有節度,「對飲食,勿揀擇,食適可,勿過則」。過年又要到了,這又是一個境界考驗,面對境界要清楚,不能增長分別執著、貪念。起居有常,要早睡早起,好多的病都跟熬夜有關係,一個人熬夜體質就衰了,免疫力就不好了。我聽說現在大學生,十二點還早,他要搞到二、三點才睡覺。你說這個大學變成什麼?變成把身體搞垮的一個人生過程。大學殿堂是增長他智慧的地方,變成他染上很多不好習慣的地方,這個我們從國家、從父母、從老師的角度,情何以堪?所以把傳統文化引入大學,真的刻不容緩。不然大學都歸二狼神管了,二狼神,財狼、色狼,利跟欲把人都給控制住了。

  所以,我們要把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,先拿來解決自己身心、家庭的問題。身修而後家齊,家齊而後國治,所以我們要去利益社會大眾,基礎在哪?自己的修身齊家功夫。剛剛這兩段最核心的,讓我們對自己的中華文明生起信心。我們現在中華兒女吃到苦頭了,苦頭從哪裡造成的?喪失民族自信心,都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,一味學西方近代的這些發展,近代是功利主義、享樂主義。其實你真正有深入西方的文明,他們很重視家庭倫理。你看《聖經》裡面強調的,任何的成功都不能取代家庭的失敗。你的家庭處不好,代表你的人生已經是失敗的,你已經沒有辦法給這個社會一個好的示範了。英國漢學院的校長,他的太太是家庭主婦,三個孩子醫生,培養得很優秀。有一次我們到校長家,看到他的三個孩子彬彬有禮,也很巧,他三個孩子交往的對象剛好有帶來一起聚會,一看都是很有氣質的女士。你看,他自己事業挺成功的,但是沒有忽略孩子的教育,個個成才,很傳統。所以,東西方都要重新回到老祖宗的智慧才行。當然,諸位仁者,湯恩比教授這一句話,「欲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,唯有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」,我不知道你們讀了這一句之後,心裡有什麼感受想法沒有?我當時候聽到這句話,我是炎黃子孫,我有解決這個世界的方法,假如我沒有去幫助解決,那我不是見死不救嗎?我不是「見義不為,無勇也」嗎?當然,不能很衝動馬上就衝!要格物致知,誠意正心,修身齊家,不是一下子就跳到治國平天下去了。

  「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,無之」,我也很感謝,這個真的冥冥中佛菩薩祖先保佑。我回想二十多歲以前,還沒有聞到老和尚的教誨,人生真的險象環生,好多情況,那一步走錯了,都不知道後面是啥結果?佛菩薩跟祖先加持,真的不是假的。在他們的加持下,自己好多緣都被啟發了。比方被安排去代課,不然我都沒想說要當老師;兩個月教下來,教書很有意義;連我的補習費都幫我張羅好了,代課兩個月有錢了,然後去補習;就待在家裡,一待待了三年,不然大學出外求學了不在家。所以聞佛法之後,從哪裡落實?父子有親的天性要恢復,所以我還是很幸運。不然我這個衝動的性格,不撞到南牆都不回頭,幸好有佛菩薩加持,回到家,能將傳統文化從跟父母的關係開始落實。三年下來,真的,父親、母親講話,我們能感覺到他的心。能感覺到父母的心,你絕對不會覺得父母囉嗦的,甚至都覺得自己挺幸福的,還有父母可以關心自己,提醒自己。就像翟導演,他六十多歲的人,他最大的幸福,推開家門還可以喊一聲娘。他母親都八、九十歲了。所以有父母可以奉養,這是人生很大的福報,奉養父母的功德跟奉養佛平等平等。那也剛好恢復父子有親的天性,父子有親的天性恢復之後,它起的作用很大。你看到朋友,他也是他父母的孩子,你要善待人家父母的孩子。到人家家裡去看,你父親、你母親,一看到為人父母的人,當父母不容易,你會尊重人家的父母長輩。

  「教以孝,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」,《孝經》裡面,我們古聖先王用孝來治理天下起的作用。「教以悌,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。」你看,我從小有兩個姐姐照顧。所以有哥哥姐姐照顧的,弟弟妹妹是最幸福的,你們要好好珍惜兄弟姐妹的緣。人一生,有父母、兄弟姐妹的愛,這一生人格很健康,不匱乏。我覺得我已經太幸運了,所以成德從小成長,不會去羨慕別人。雖然我們家也是沒錢,都是公務員,都是吃固定薪水的,但是從來沒有羨慕人家勞斯萊斯的、還是賓士的、還是BMW。我沒起過這種念頭,為什麼?因為家庭這種天倫之樂很充足,人內心充實,他就不會被外在的這些物欲攀比所動心。「凡為外所勝者,皆內不足;凡為邪所奪者」,你被外面邪的東西動心,「皆正不足」,自己內在的正氣不夠。所以《黃帝內經》說的「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」,身體是這樣,人的精神也是這樣,精神充足了,你不容易被外在所誘惑。所以我最近也常常跟大眾說,我們以後孩子面對的社會比我們現在還複雜,所以他們德行的根基、心理的素質要超過我們。我們現在就要好好用自己的身教來帶動他們,所以信心很重要。這兩段教誨啟發我們的信心,請問我們親戚朋友對傳統文化的信心,要從哪裡建立?從我們學好,從親戚朋友在我們身上看到傳統文化的殊勝,我們學了身心健康了,家庭更好了,尤其笑容增多了。以前鬱鬱寡歡,現在笑口常開,親戚朋友就感受到了。

  所以接著,師長講到「靜觀今日世界亂象紛呈,欲救世界、救中國,唯有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能辦到」。我們遇到問題了,找老祖宗五千年的智慧。「老祖宗留傳至今的治國智慧、理念、方法、經驗與成效,均是歷經千萬年考驗所累積的寶藏結晶。」所以我們每一代都出聖賢人,每個朝代都有盛世,都是因為運用了傳統文化,包含清朝康熙、雍正、乾隆的盛世。清朝為什麼衰了?後來不重視了,慈禧太后當政,覺得儒釋道這些專家講的都是罵她,不高興,不學了,不學就衰了。所以「《群書治要》至珍至貴,果能深解落實,天下太平,個人幸福,自然可得」。真聽老人言,幸福在眼前,所以我們要珍惜。成德二十五歲開始跟著老和尚學,真的煩惱愈來愈少,理得心安。

  「背道而行者,則不免自招災殃,禍患無窮。」「禍福無門,惟人自召」,所以我們五千年的文明要珍惜,不能再隨順習氣,招感災禍。所以「今日《群書治要》之重現,實有其神聖使命,若世界各國、各黨、各級領導共同學習,則和諧社會、大同之治的世界指日可待」。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只要他有緣遇到,他能接受。遇緣不同,所以我們在湯池,四萬八千百姓,他們一學,一年離婚率快速下降,犯罪率快速下降,一年。所以師長講的是真的,真的學了,真的用了,指日可待,和諧社會、太平之治。所以欣見《群書治要》要重新出版,出版社的負責人閻初仁者請師長寫序,師長也隨緣妙用,通過這個序文來護念我們學子們學習。老人家也是普賢行,隨喜讚歎。

  好,今天的時間到了,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。謝謝大家!

最新消息

熱門內容